中国土地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换届方案 二维码
356
(2016年9月14日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
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试行)》及《中国土地学会章程》的规定,制定换届方案如下: 一、换届时间、地点、届次 (一)换届时间:2016年11月。 (二)地 点:北京。 (三)届 次:七届。 二、会员代表的规模、代表人选产生办法和组成原则 (一)本次大会会员代表规模为:300人左右 。 (二)代表人选产生办法:将以各分支机构、各团体会员、各省级土地学会为单位,以网上登记会员数为基数分配会员代表名额,各单位以选举推荐的方式产生会员代表。 (三)会员代表组成原则:第六届理事、第七届理事候选人、团体会员代表、各分支机构秘书长、省级土地学会理事长和秘书长。 三、理事会规模、人选条件、组成原则及名额分配办法 (一)理事会规模和组成原则。 理事会人数约160人左右,其中专家学者、一线科技工作者比例占3/4;管理人员比例占1/4;老中青理事比例适当(60岁以下的理事占70%以上);新任理事不少于1/3。 (二)理事候选人条件。 1.热爱祖国,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风的土地领域相关从业者; 2.在土地科技领域有一定成就,能参加学会实际工作的专家、学者; 3.在土地科技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积极参加学会活动,在科研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土地科技工作者; 4.从事土地科技管理工作,热心支持学会工作的领导干部; 5.熟悉土地学科理论和土地管理政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6.代表单位的理事候选人,其所在单位原则上应是本会的团体会员。 (三)理事候选人的产生办法和分配方案。 理事候选人由学会各分支机构、各省级土地学会和各相关单位推荐产生。 理事候选人名额分配: 分支机构 34名 省级土地学会 62名 相关单位 48名 机动名额 16名 共计: 160名 (四)理事产生选举方式。 由会员代表大会充分协商,采取等额选举,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 四、常务理事会规模、人选条件、组成原则及名额分配办法 (一)常务理事会规模、入选条件和组成原则。 1.常务理事会人数约60人左右(占理事会人数的1/3以下); 2.常务理事须在土地科学领域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权威性;热爱学会工作,并能保证有适当时间出席相关会议,能够承担学会交办的工作; 3.专家、学者和在产学研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占2/3,管理人员占1/3; 4.年龄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 5.新当选的常务理事占1/3以上。 (二)常务理事名额分配方案。 正副理事长(含兼任秘书长) 12名 分支机构负责人 15名 副秘书长 6名 各相关单位 20名 机动名额 7名 共计: 60名 五、常务理事会及负责人选举方式 (一)采用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方式,包括12名正副理事长(含兼任秘书长)在内的60名常务理事,在1张选票上同时选举产生。秘书长由选举产生,不实行聘任制。 (二)本届理事到会并参加投票,理事达到或超过2/3本次选举即为有效。 六、换届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情况 组 长:王世元 中国土地学会理事长 副组长:高延利 中国土地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成 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叶明权 朱留华 李海兵 张凤荣 张绍杰 张晓玲 陈国栋 范树印 郑凌志 唐华俊 黄小虎 蒋文彪 蔡运龙 七、工作进度安排及其他事项 (一)5月-9月,召开常务理事会议,成立换届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理事会换届程序和时间安排,报中国科协,包括:会员代表大会规模,代表名额分配情况,拟定会议时间、地点、届次及加盖学会印章的常务理事会纪要。经中国科协批复同意后操作。 (二)7月-9月,换届领导小组研究:1、确定理事名额分配方案,理事候选人产生原则、条件和办法,以及理事会组成人员选举办法。2、确定常务理事会组成原则及名额分配方案。3、以通讯方式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 (三)8月-9月,召开学会秘书长会议,向各分支机构和各省学会布置会员代表和理事候选人推选工作。 (四)7月-10月,起草第六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财务报告、学会章程修改报告和章程(草案)。换届领导小组讨论后,提交以通讯方式召开的常务理事会议。 (五)8月-10月,换届领导小组讨论确定拟提交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和秘书长候选人建议名单,以及会员代表大会的主要议程。以通讯方式召开常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 (六)9月-10月,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党政机关副处级以上干部拟任社团职务审批手续,其中,由中央管理的干部需经其人事关系所在单位报请中央组织部审核批准。 (七)10月,将以上换届情况征求挂靠单位的意见后,在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前两个月,向中国科协报送召开中国土地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的请示。 (八)11月,召开中国土地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
2016 年9 月14日 |